2021年6月17日上午九点,招生与毕业就业指导处党支部和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党支部在学生中心419会议室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暨“牢记殷切嘱托、忠诚干净担当、喜迎建党百年”专题宣讲,招生与毕业生就业指导处党支部副书记李章琼主讲,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党支部书记段佳主持,招生与毕业就业指导处党支部和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党支部全体党员、非党员参加。
主题是:三线建设与三线精神。
三线建设,指的是自1964年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中国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
三线建设是中国经济史上一次极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发生背景是中苏交恶以及美国在中国东南沿海的攻势。
三线建设涉及西南三线、西北三线和中南三线,其重点在四川、贵州、云南等西南三线地区,项目投资占全国三线建设的三分之一,其中四川占全国四分之一。
李章琼副书记从“三线”释义、三线建设的背景、三线建设过程简述、部分基地列举、三线精神五个方面阐述了三线建设与三线精神。"三线建设"是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它是在当时国际局势日趋紧张的情况下,为加强战备,逐步改变我国生产力布局的一次由东向西转移的战略大调整,建设的重点在西南、西北。
三线建设用20年时间在中国中西部地区,建设了2000多家现代工矿业企业及科研院所。三线建设为中西部地区建设了45个工业产品重大科研、生产基地,形成了包括煤炭、电力、冶金、化工、机械、核能、航空、航天、兵工、电子、船舶工业等门类比较齐全的战略后方基地。仅军工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就有20余万名。攀枝花、六盘水、十堰、德阳等一大批新兴工业城市,在荒原山沟里拔地而起,成都、重庆、西安、兰州、贵阳、安顺、遵义等一大批古老的城镇,在注入工业化能量后,拉近了与东部发达工业城市的差距。数百万建设者为此挥洒了青春和汗水,甚至是宝贵的生命。这种史无前例的工业化建设,在当代的中国,是难以想象的行为。
三线建设为新世纪的重大国家战略西部大开发奠定了深厚的工业基础,三线建设为我国留下的物质遗产,至今仍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推行"一带一路"的基础,可以说三线建设就是西部大开发的"前奏曲"。
20世纪60年代,党中央做出了进行三线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项战略举措。实现了生产力向西部地区的布局,为区域协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聚集了大量高素质人才,为西部地区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加快西部城镇化进程,为西部的发展培育了经济增长极,铸就了三线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三线建设是一部可歌可泣的创业奋斗史。在三线建设中,建设者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为国家、为党、为社会主义建设勇于付出乃至牺牲,形成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